encounter

encounter

教育強國 強在貢獻

  教育強國 強在貢獻
  如果教育權力的第一含義是“強教育”,另一種是“強”教育,以良好的教育支持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強不強,就是貢獻大不大。6月12日“教育內涵強大”出版後,今天我們在一系列關於強國教育的文章中發表了第二篇文章,分析了教育如何成為“強國”。
  1.教育成為人力資本的孵化器
  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追求的重要目標,人力資本是決定因素。對人力資本的認識存在一個過程,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首次對才能的重要性進行了闡釋。從那時起,世界發展實踐和學術研究不斷加強人力資本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甚至被稱為二十世紀的“人力資本世紀”。人力資本是一種股票概念,源於積累。教育是實現積累的最重要途徑。從世界發展的曆史來看,以教育投資為主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尤為顯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和德國經濟騰飛的內在原因在於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即使在極其困難的經濟時期,教育投資仍未減少。美國20世紀90年代110多個月的強勁增長也源於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說,通過教育促進人力資本,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不缺乏曆史證據的,更不用說缺乏現實意義了。
  中華民族曆來重視教育,注重人才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不斷向經濟和社會輸送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並通過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專業技術、技術和管理人才。它為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中國的教育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現了人力資本的快速積累。人力資源開發總體水平已進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前列,在人口眾多的9個發展中國家中排名第一。科技人力資源是進一步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近十年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的快速增長,從2005年的4252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9154萬人的新高點,保持了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資源大國地位,從每年新增情況來看,也遠高於美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教育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支持了人力資本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為經濟的持續、健康、綠色增長提供了關鍵要素。
  教育強國 強在貢獻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我國經濟規模大但不強,增長速度不快,轉型模式和結構調整仍然是最重要的,這也表明了對人力資本的高需求和對教育的高需求。近年來,中國的實物資本存量增長迅速,這表明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特別是人力資本質量上。總體而言,我國人力資本基礎薄弱,積累規模小,現有潛力遠未發揮出來。勞動大軍仍以初中生為主,勞動力受教育水平與美國的13.3年、日本的11.6年、德國的12.2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已經明顯快於經濟增長速度,65歲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2015年達1.4億人,有學者預測中國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期”將在5-10年後消失。與此同時,中國許多傳統產業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高度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非常規”發展模式。因此,在“追趕效應”消失和生產要素優勢的根本轉變之後,如何實現人力資本的快速替代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人力資本總量和結構優化還有很大的空間。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應當從更廣的角度出發,從曆史和未來的角度進行進一步的規劃。首先,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加資金。這是人力資本存量穩定增長的必要條件,也是基本要求。二是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人力資本具有多類型、多層次的特點,教育不僅應局限於高學曆人才的培養,還應包括高技術、高技能、高文化的目標。三是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適應時代需要,以人的發展為標准,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人才數量與質量的雙重平衡。
  2.教育成為知識創新的推動器
  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曾指出,大國之興興於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不僅是國家進步的靈魂,也是爭取國際競爭主動權的核心要素。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生產和科技的發展史,其中最大的動力是創新。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全世界的人才都在接受教育。教育通過知識創新的傳播和應用、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人才的培養,不斷增強國家的創新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更高的發明創造能力。知識創新是一種動態發展。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以高原能源、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教育始終引導著人類認識未知領域,開辟認知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從根本上決定了知識創新的高度和速度,是推動世界科技進步和發展的強大動力。
  曆史上的每一個時代都充滿了對科技人才和知識創新的期待。具有代表性的洋務運動通過興辦新式教育,培養掌握先進技術的拔尖創新人才,提出“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口號,既體現了對西方先進技術的渴望,也表達了“自強”的決心。詹天佑負責京漳鐵路的建設和馮汝在中國的首架飛機,充分展示了我國科技人才的自主研發實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成績斐然。教育積極服務於國家科技的主戰場,科技貢獻顯著提高。在許多領域,實現了產業發展、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並取得了“第一位”。在高精尖領域,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大學各學科的收生分數略有不同,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可通過「大學聯招辦法」報讀心儀課程。畢業生在完成學士學位後均可報讀香港各大學的碩士課程。
  教育強國 強在貢獻
  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和創新領軍人才不斷湧現,比如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報告,被視為“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發現”。應用研究領域的例子也非常多,如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黃車,解決了大城市出行的“最後一公裏”難題,“小黃車”的創始團隊正是2016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季軍。同時,高校智庫為國家重大決策提供決策參考,充分體現了智庫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即將到來,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都具有鮮明的新特點。在我國工業化後期,隨著技術水平的逐步接近世界前列,自主創新和高效轉型的難度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有待解決。突破核心技術障礙的關鍵在於人才。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兼執行主席休姆教授說,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體現在區塊鏈中的科技內容受到高度重視。但仍有一種尷尬的局面,即數百萬人的年薪是相當低的。
  創新,只有人,時代有明確的需求,教育必須實現准確的創新人才供給。要適應新形勢,就要有開拓創新的思維和綜合素養,創造新局面。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始終如一,注重全校的參與和精准。基礎教育應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觀念。職業教育要充分發揮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勢,彌補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不足。高校作為創新的主體,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先進性意識,改革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機制,做好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技術人才儲備工作。
  3.教育成為社會進步的調節器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會進步的本質。Hedongli認為,為了生存,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我們必須發展生產力。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曆史首先是生產發展和進步的曆史。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動力。從哲學的角度看,社會進步是必然的,但它的時間、速度和效果是不確定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目標,但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和發展不足的突出問題。中華民族偉大的夢想,歸根結底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也是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要實現人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首要任務是促進就業,提高收入,縮小貧富差距,發展公平優質教育是關鍵。國際經驗和實證研究表明,工人的發展機會和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因素。在個人發展方面,通過教育,您可以提高您的專業能力和讀寫能力,提高您的收入水平,並進入您職業生涯的新興渠道。在調節社會關系方面,教育是促進社會垂直流動的重要杠杆,是實現貧困代際轉移的主要工具。教育提高了各級工人的報酬,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地域格局迥異,社會發展的需要大不相同,但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的冷暖放在關鍵位置。近年來,在教育體制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們受教育的機會大大增加,受教育的意識大大增強。近3年,高職教育使850萬個家庭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每年約有500萬名農村學生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實現城鎮就業,有效緩解了勞動力供需失衡,優化了區域人才培養結構,增強了每個家庭追求生活品質的能力與信心。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顯著提升,60%以上的縣(市、區)實現了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權利得到了更好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快速提升。隨著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的逐漸深入,畢業生就業情況逐漸好轉,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起薪標准大幅度提升,且工作後收入增長迅速,根據麥克思的統計,制造類專業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平均收入水平持續上升,從2012年的3337元提升到2016年的4249元。通過一系列措施的穩步推進,從根本上保證了每個兒童成長成才的權利,通過教育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質量,找到了成功的正確途徑。
  在現階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加強烈,教育也具有較高的期望。目前,對社會教育的認識還不一致。 “教育令人困惑”,“冷門難以走出家門”往往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這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期望,也提出了發展教育的要求,指明了發展的方向。打破貧困的鏈條,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社會的責任。另一方面,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鎮居民人口以每年2000多萬的速度增長,城鄉勞動力素質差異很大。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過渡的階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上述人口的收入水平將是影響“橄欖”社會結構的重要因素。這就是說,提高教育質量,重視教育資源的公平有效分配,仍然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均衡全面發展的基本工作。首先,我們必須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義務教育是長期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貧困地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二是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最緊密聯系的教育形式,是解決現實問題最直接的教育手段。加強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第三,提供與產業轉型升級和就業結構相適應的教育和培訓,使新的大學生和農村流動人口盡快成長為中等收入群體,這不僅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穩定。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也是必然要求。
  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無論我國富強與否,人才處於國家危險之中”,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將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創新動力、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根本動力和動力。回顧曆史,中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基礎,領導和整體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加快發展仍然是首要任務。能否抓住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中等發達國家,以人才為重點,重在教育責任。
  屯門游泳會開設了,目前大埔游泳會與屯門泳會已經投入了使用,有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瞭解。
相關文章:
質量監測如何為教育把好脈
警惕近視群體低齡化
給孩子一門規劃未來的課
新時代高校育人新使命
莫讓大學變成安逸窩